扎根张江6年,聚焦单克隆抗体以及衍生的抗体偶联物药物(ADC),上海诗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诗健生物”)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诗健生物本轮融资由投控东海领投,荷塘创投及老股东张科禾润跟投。
诗健生物已有三款管线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管线面向治疗领域主要是恶性肿瘤。其中有具备“同类最优”潜力的ADC,也有针对“同类最先”靶点的创新型抗体。先锋管线ESG401是一款靶向TROP-2的ADC,已有研究数据均体现其显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工艺优势,目前已进入临床PhIb/PhII试验阶段,早期临床数据显示显著的安全性特征,以及在已经历多重治疗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HR阳性乳腺癌的积极疗效。
01
在创立诗健生物之前 , 创始人已有近二十年行业经验
诗健生物在上海张江设有总部和核心研发实验室,并在北京、澳大利亚阿莱德莱等城市设有临床研发子公司,拥有一支覆盖生物药研发全链条的创业团队,功能覆盖了抗体工程、新药研发、生物偶联、临床前研究、工艺和质量研究,特别是行业所稀缺的临床研发。
而其创始人兼CEO周清博士,拥有超过二十年在单克隆抗体新药发现和临床前研究的海内外工作经验,曾在Abgenix、Amgen和Silence Therapeutics等生物医药公司从事研发、项目和部门管理工作。其中,2010至2016年,周清博士在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任首席科学官,组织领导了多个抗体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的研发。
诗健生物创始人兼CEO 周清博士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彼时的周清博士还在国内医院当内科医生,“在临床期间,我最清晰的感受就是病人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无法活下去,这促使我下定决心,去美国深造”。
回国后,周清博士与“同道中人”何峰博士共同创立诗健生物,专注于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创新药早期研发,经努力已有若干具有显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项目接近临床申报。而诗健生物的英文名Escugen正是来源于“医神”Esculape的名字,公司目标就是为患者解除痛苦、挽回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从何处着手创新?
自2017年成立以来,诗健生物通过抗体和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平台技术创新、靶点创新、临床开发途径差异化等综合创新手段,不断拓展了抗体工程、抗体偶联技术、联接子和载荷药物等技术平台。
据诗健生物介绍,最前端的临床ADC管线为Trop-2 ADC(ESG401),首个临床适应症为预后凶险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具有“同类最优”的潜力,处于国内国际同类项目开发进度的第一梯队,正在开展的一期临床试验中已经展现出鲜明的安全性优势,并且向着更广阔的适应症迅速拓展。
诗健生物在何处进行了创新?周清博士这样解释:“不同类型的肿瘤和治疗手段在临床上遭遇的痛点不尽相同。以ADC为例,主要瓶颈是治疗的安全性问题。已有的ADC和很多临床开发中的ADC的毒副作用较多,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使用。比如,ESG401的对标产品是吉利德公司的Trodelvy,它在使用中会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和腹泻。这些毒性作用在FDA批准的说明书中以‘黑框警告’的形式注明,严重限制其临床使用。这些毒性主要是因为ADC的联接子的稳定性不够,所连接的毒素在未到达肿瘤组织就脱落所致。针对这一不足,诗健生物通过创新大幅度优化了ADC的联接子,使其在循环中非常牢固,而毒素只有到达肿瘤组织才能特异性地脱落并发挥肿瘤杀伤作用。”
通过这样的改良,在临床上看到ESG401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在非常高的给药剂量下,发生中性粒细胞降低和其他血液系统毒性的比例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程度显著降低,临床安全性有了飞跃式的提升,由此所带来的是药效也相应地提升,在不同组织型的乳腺癌受试者中的疗效都优于对标产品。同样也是由于ADC联接子的加强,诗健生物的工艺稳健性也获得大幅度提升,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ESG401将是一款中国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高端生物药。”周清博士介绍道。
诗健生物的第二个临床阶段管线ESG206主要针对现有治疗手段复发和耐药的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中可以在中国启动临床;第三个临床项目ESG103是一款针对免疫靶点的单域抗体,已经被美国FDA和中国C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未来,诗健生物将聚焦关键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力争早日完成注册性临床试验,把产品推向市场,早日造福患者。周清博士说道:“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满足临床需求,我们的研发就一定能得到市场的回报。”
03
张江医药企业涌入ADC赛道
除了诗健生物,张江其它本土生物医药企业也在积极拥抱ADC。
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统计,截至2023年1月12日,全球已披露了六百多个在研ADC药物。其中,常见靶点有HER2、TROP-2等。同时,ADC的适应症更多地往实体瘤领域延伸,主要集中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患病人群较多的癌种,血液瘤占比约18%。
那么,ADC药物是何方神圣?
ADC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其中,抗体分子主要起到靶向递送的作用(一些抗体也具有抗肿瘤作用),小分子药物则发挥治疗的作用。
ADC结构示意图
业内有个形象的比喻:ADC药物就像火车头(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链条(连接子)运输了一箱杀伤性武器(强效细胞毒性有效载荷),能够定向地运载这些武器达到指定地点执行指令,因此有着“魔法子弹”、“生物导弹”等美誉。
不仅如此,某些种类的ADC载荷还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免疫死亡的作用,和免疫治疗抗体如PD-1、PD-L1也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加上ADC作为人为组合药物,具有多种搭配变化,使得候选药物分子的数量可无边界扩容,为药企带来了更多探索的可能性,更容易实现差异化创新。
ADC作用机制示意图
张通社了解到,自2017年辉瑞ADC产品Mylotarg®再次获得FDA批准后,全球ADC药物研发潮开始迸发。仅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全球累计获批了10款ADC药物,超过了此前近20年的总和。
而张江企业ADC药物研发也在加快进程。一方面是“引进来”,比如2021年6月,信达生物与Synaffix订立许可协议,Synaffix将提供所有必要的专有ADC技术,使信达生物能够快速开发一款同类最优的ADC候选药物;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代表案例是,2021年,荣昌生物以26亿美元的总交易额将其自主研发的HER2 ADC药物迪西妥单抗授权给西雅图基因(Seagen),一举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单药出海交易金额的纪录。
这些事迹向业界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国内ADC药物的技术成熟度和产品质量正在向全球一线水平靠拢,并逐渐得到海外企业的认可。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一些“进击”的张江药企,通过ADC差异化创新,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