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相关资料图)
“买银行股得按10年持有,相当于大额存单了,利息还高。”此前,一名投资者刘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伴随2022年度业绩报告发布的还有上市银行的分红预案。其中,多家上市银行拟派现规模持续创上市以来新高。
5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整理了42家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其中按照4月28日股价计算,12家上市银行股息率超过6%,高于同期国债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
与目前热门的大额存单相比较,简普科技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发行大额存单5年期平均利率为3.57%。以此来看,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3家股息率超过该水平。
此外,不少投资人也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出,看好银行股主要是因为波动小、稳定,可以长期持有。
但与此同时,专家也提醒,银行股和大额存单是完全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应盲目跟风购买银行股。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需要留意,影响银行股息率因素较多,如银行股分红、股价波动、投资入场时点、所得税问题等。
33家股息率超过大额存单
“近年来,包括农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估值被明显低估。”4月28日,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韩国强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再次为自家股票“站台”。
韩国强提到,当前农业银行估值水平依然偏低,仍处于破净状态,“这与农行高含金量的经营业绩、高回报的分红比例,以及高质量的发展态势显然不符。”
虽然股价长期处于“破净”状态,但银行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分红大户”,多家上市银行拟派现规模持续创上市以来新高。
在A股分红榜TOP30中,银行股占11席。六大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行分红金额均在百亿元以上。
今年3月31日,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如果考虑股息分红,这两年中行A股股东总回报超过了13%,H股超过了26%,为广大股东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5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整理了42家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按照4月28日股价计算,12家上市银行股息率超过6%,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渝农商行等。
其中,渝农商行每股分红0.2714元,股息率7.01%,居银行板块第一。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近期,有投资者提出“抢大额存单不如买银行股”。整体而言,上市银行股息率明显高于大额存单,以及同期国债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
简普科技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发行的大额存单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826%,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2.025%,1年期平均利率为2.262%,2年期平均利率为2.798%,3年期平均利率为3.27%,5年期平均利率为3.572%。
根据Wind数据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3家股息率超过3.57%。同时,业内专家认为,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存款利率仍呈下降趋势。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点,而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强调,下一步还要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为此,银行将更多选择在负债端发力,其中适度降低存款利率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
对此,周茂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二者分属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银行股属于权益资产市场波动风险明显高于理财、存款产品。需要留意,影响银行股息率因素较多,如银行股分红、股价波动、投资入场时点、所得税问题等。
数据来源:Wind、简普科技数字科技研究院
《华夏时报》整理制表
大银行股或不适合短线投资
“持有工商银行8万股7年,基本没有操作过。分红超过2万元,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比理财产品稳。”一名投资人曾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到。
同时,另一名投资人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述:“银行股长期持有,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该投资人提到,自己买其它股票亏了好几万元,去年全仓了农业银行,只求平稳。
本报记者注意到,波动小、稳定,是投资者看好银行股最重要的原因。
“整体而言,目前银行板块估值都较低,中长期看银行股价‘向下有支撑,向上有空间’。”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表示。
“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大行的整体估值水平明显偏低,还没有准确反映出投资价值。”刘金透露,他个人也投资了一只大型银行的股票,约几万股。现在还经常低于十几年前的购买价。
他曾在中国银行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提醒投资者:“对中国银行这只股票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单时就下单。”
刘金表示,投资者不妨把时间轴拉长一些,把坐标系放大一些,不仅关注盈利、经营管理质效和资产质量的稳定性这些指标,同时也需认识到这背后的强大支持。
但对于“抢大额存单还是买银行股”,多位业内人士提醒,股票投资和银行存款、理财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虽然部分银行股股息率较高,但投资银行股不仅要看股息率,还要看银行基本面、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曾表示,选择股票和理财、存款等产品是完全不同的投资方式,其背后的风险因素和投资体验也大相径庭。“单纯用股息率对比银行股和理财产品并不合理,银行股的买入时点以及股价波动都会影响投资收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总体而言,投资银行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五一节后首个交易日,大金融板块高歌猛进,A股市场上银行板块集体沸腾,板块内42只个股中有41只“飘红”。其中,民生银行午后封涨停板,收盘报3.99元/股,为近8年来首次,收盘市值达1747亿元。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板块PB与PE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也是A股各板块里估值最低的(价值显著低估)。近期,市场对低估值标的的关注度大幅上升,推动银行估值适度修复。
回溯过去三年的行情,在疫情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下,银行板块估值受到压制。而随着国内生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银行股估值或有充分的修复空间。
尤其在疫情放开、地产化险、经济复苏三重因素加持下,业内认为银行板块或将受益。周茂华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内经济活动恢复,企业经营改善,利好银行盈利与资产质量改善。同时,银行估值低洼,不少银行估值处于破净状态,预计后续银行估值修复行情偏乐观。
“大银行股不适合短线。长期来看,股息率远高于理财产品,持有后仍有机会获利。”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此前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